人格缺失让灵魂无处安放

  • 时间:2024-11-24   分类:  情感记录  来源:本站   作者:AB模板网  阅读数:218

在长期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中, 我们评判一个学生是坏学生,是因为他的分数不高,可是他对人性可能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理解。我们评判一个好学生也是用分数,可分数并不代表他有能力面对情感和伦理方面的种种问题。学业和人格的发展,绝对是两回事,知识不等于智慧,也不会完全转换成智慧。

  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!中国古代先贤就给了我们教育的完美定义。目前的现代教育(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)正处于入一个承前启后,为民族复兴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时期,改革开放40年来,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。然而,各种缺陷依然存在,学校还在制造很多抑郁症、自闭症患者!全国各地时有学生无力应对学习压力而轻生的噩耗传来,原因是现代教育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知识教育上,而德育和美育、实践教育、做事能力技能的培养等这些方面缺失严重,时间几乎完全被侵占,以分数论高低优劣。

  不错学校教育适合知识和做事能力的培养,而家庭教育是启发做人道理、道德、品德的温床。知识永远学不完,而对孩子真正有用的知识又有多少呢?

  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,那么,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遗忘,但是,协作、感恩、创造力、想象力、忍耐力、反省能力等人格教育,最终会沉淀下来,受益终生。而在这些教育方面,学校、家长合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  应试教育束缚了人的头脑,根绝了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源泉。素质教育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少年,什么是素质教育?升学率升不上去,谁都饶不了你。大环境不变,小气候兴不起风浪,只能自找苦吃。素质教育试点重返应试教育轨道已将不新鲜了。

  家庭教育是什么?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,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。比如感恩、尊重别人、基本的规矩等等,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。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在某种程度上,首先取决于父母。

  但遗憾的是,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,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、人才观念。一谈到家教,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,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。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,不惜砸锅卖铁,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。更有甚者,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,用金钱换责任,在孩子很小的时候,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,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,实则是不负责任。

 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,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、社会,而不是反思自己。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,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?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?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,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?

 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,不光看他的文化,不只强调数理化,也要强调人文科学,硬技术,也要看他的通识表达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协调能力,和思辨能力,看他是否是个有情趣的人。

  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?古今教育有何区别呢?子曰: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。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是人格教育,也就是生活教育,即从洒扫,进退,应对这些小事开始,先做人后做学问。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,从生活一点一滴做起,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,循序渐进,逐步提高。再好的教育,也比不上孩子内心力的觉醒!即所谓"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!"

二维码
长按二维码,手机转发/分享本页给朋友

文章来源于本站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,转载请注明原出处:http://yerbury.com/?qinggan/28.html

相关内容

这个炎热的七月

这个炎热的七月

  • 100 阅读

4 Comments

   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评论
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服务热线

13988602154

功能和特性

价格和优惠

获取内部资料

微信服务号